微信小店6项新规重拳整治价格乱象

3月21日,微信小店运营团队连发6项重磅新规公示,新规进一步细化了达人、商家、商品定价等各维度违规场景及处罚措施,明令禁止憋单、蹭热点营销、虚构优惠、演戏炒作等行为。

图片

新规将于3月28日正式生效,商家和达人需立即对照自查,规避经营风险。

 

达人侧的新规解读

对达人的管理要求,则主要依据“关于《微信小店带货「价格违规」实施细则》新规公示通知”和“关于《视频号橱窗达人「不正当营销」实施细则-20250328版本》修订公示通知”,针对多种违规场景明确了具体违规类型。

不正当营销场景

演戏炒作:达人通过虚构团队冲突、家庭矛盾等剧情博取关注,或利用虚假摆拍、猎奇行为诱导用户下单。例如编造“妻子哭诉丈夫家暴”剧情,以“低价售卖商品筹钱治病”为噱头;或在直播间制造“商家不愿让利”冲突,通过争吵、摔东西等过激行为强迫降价。此类行为因虚构价格诱导消费,可能面临永久封号处罚。

卖惨营销:达人伪装贫困、残疾等弱势群体身份,或虚构产品滞销、生计困难等场景博取同情。例如扮演“贫困果农”炒作农产品滞销,利用用户同情心推销商品;或自导自演“工厂停工、员工讨薪”剧情,诱导用户购买“助农商品”。此类行为因虚构悲惨背景诱导消费,可能被罚没保证金。

憋单话术:达人未明确告知交易信息(如库存、上架时间),通过长时间预热或虚假承诺诱导用户等待下单。例如直播间宣称“3分钟后上架商品”,实际拖延超30分钟不下单;或设置“限量100单”虚假库存,诱导用户抢购。此类行为因误导用户消费体验,最高可扣180天提现权限。

虚假福利:达人虚构抽奖、赠品、返现等福利承诺,或以误导性信息诱导用户互动。例如宣称“点赞过万送iPhone”但未兑现;或谎称“购买商品可返现”,实际仅限特定渠道操作。此类行为因虚假承诺诱导互动,可能触发平台信用分处罚。

违规玩法:达人通过设置不合理交易条件(如强制搭配购买、低价链接无法购买)诱导用户停留。例如商品低价链接仅展示不开放购买,迫使用户拍高价商品;或频繁上下架商品,利用“错过等一年”话术制造焦虑。此类行为因破坏交易公平性,可能被下架全量商品。

价格违规场景

宣传与实际不符:商品关键信息(价格、规格、产地等)与实际不符。例如主图标注“5斤装9.9元”,详情页实际为“4.5斤装”;或宣称“德国进口”,但商品参数显示“中国制造”。此类行为因误导用户消费,将直接下架商品。

虚构被比较价格:虚构“原价”“吊牌价”等被比较价格,制造虚假优惠。例如直播间宣称“原价999,现价99”,但无法提供吊牌/官网凭证;或背景板展示“苦瓜片原价49.9元”,实际无价格证明。此类行为因虚构优惠基准,可能构成价格欺诈。

虚构优惠折扣:利用虚假折扣信息诱导用户下单,或未标注优惠限制条件。例如宣称“一折秒杀”,实际售价与日常价一致;或未注明“跨店满减”需满足特定条件,导致用户误解。此类行为因误导价格认知,可能被限制提现。

低价高邮陷阱:商品标价极低,但附加高额运费变相提高成本。例如宣称“9.9元抢购”,实际运费收取8.9元;或虚拟商品(如电子书)违规设置邮费。此类行为因变相抬高客单价,可能被永久取消低价引流资格。

内容安全与资质规范

软色情营销:通过擦边描述、暧昧场景或性暗示吸引用户。例如穿着暴露的主播以“锁骨放硬币”“超薄面料”为卖点;或直播间背景板含“透视装”“撩人姿势”等元素。此类行为因违反内容安全规范,可能被下架素材。

违规招募:发布虚假招募信息(如“零门槛加盟”“月入百万”),或通过分销返佣诱导用户参与。例如宣称“无需经验,一键代发月赚十万”;或以“货源支持”为名招募代理商,实为传销模式。此类行为因涉及传销嫌疑,可能被清退账号。

虚假人设:虚构职业、身份或经历获取用户信任。例如自称“三甲医院医生”推荐药品,但无法提供执业证明;或冒充“非遗传承人”销售手工艺品,但无历史传承凭证。此类行为因误导用户信任,可能被永久封号。

微信小店对达人违规行为实行分级处罚:

轻微违规(扣1-3分):使用绝对化用语(如“全网最低价”)、商品信息轻微不符,处罚包括商品下架、限制提现3天,信用分扣1-3分。

严重违规(扣4-6分):虚假宣传(如虚构销量)、演戏炒作、低价高邮等,处罚为全店下架7天、冻结资金15天,信用分扣4-6分。

特别严重违规(扣7分+):长期违规、传销招募、重大社会负面影响,将永久封号并清退“优选联盟”。

信用分管理:累计扣满7分永久封号,连续3个月无违规可申请修复。新规强调“真实宣传+合规营销”,达人需避免绝对化话术、虚假福利及价格欺诈,确保内容与商品信息一致。

从当前治理来看,根据近期发布的《微信小店每周治理公告》,近期已处置2751个违规商家及3444个违规达人,限制提现、永久禁播成为常态处罚措施。

 

商家侧的调整重点

从商家侧来看,根据“关于《微信小店商品价格管理规则-20250328版本》修订公示通知”,规范商家定价行为,明确虚假宣传、价格欺诈等违规场景的处罚标准。新规强调“真实定价、透明宣传”,剑指虚构价格、低价高邮、SKU作弊等乱象,违者将面临信用分扣减、商品下架、资金冻结甚至永久封店的风险。

 

价格信息虚假宣传:严打虚构“原价”“吊牌价”等行为。例如,直播间宣称“原价999元,现价99元”却无历史凭证,或虚构“限时秒杀”“一折清仓”等折扣信息误导消费者,均属违规。此类行为一经查实,商品将直接下架,商家信用分扣6分。

 

价格欺诈:新规聚焦“低价高邮”和“SKU作弊”。前者指商品标价极低但附加高额运费(如9.9元商品收8.9元运费),后者通过低价SKU引流后下架或仅展示虚假库存诱导用户点击。新规明确,首次违规将警告并限期整改,二次违规则永久取消低价引流资格。

 

商品信息一致性:新规要求主图、标题、详情页的价格、规格与实物完全匹配。例如,主图标注“5斤装9.9元”但详情页实际为“4.5斤装”,或宣称“德国进口”但商品参数显示“中国制造”,均属于违规,将直接下架商品并扣3分信用分。

 

不当促销手段:新规明令禁止“憋单话术”和“虚假库存承诺”。例如,直播间宣称“3分钟后上架商品”却拖延超30分钟不下单,或设置“库存只剩3单”诱导用户抢购,实际库存充足,此类行为可能触发单场直播扣180天提现权限的严厉处罚。

 

新规实施信用分动态管理:轻微违规(扣1-3分)限制提现3天;严重违规(扣4-6分)全店下架7天并冻结资金15天;特别严重违规(扣7分及以上)永久封店并清退“优选联盟”。商家可通过连续3个月无违规申请信用分回补,或通过主动赔付用户损失抵扣部分扣分。

 

另外,新规强调行业规范与资质真实性。例如,食品类目需标注生产日期,医药类目不得夸大疗效;宣称“专利产品”需提供有效证明,伪造质检报告将直接下架商品。商家需在3月22日前完成全量商品价格审计,调整异常邮费(如虚拟商品运费≤5元),并通过平台“价格监测”“阶梯价”工具规避风险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星云学院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youke.com/blog/6842.html

(0)

相关推荐